•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政務公開
    榆林市舉行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索引號 116108000160825732-G-2023-000488 發布日期 2023-04-28 10:24 發布機構 市政府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標   題 榆林市舉行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4月27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榆林市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邀請榆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宏革,榆林市資源規劃局總規劃師賀楓斐,榆林市市場監管服務中心主任田晨,榆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體制改革科科長王波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省駐榆有關新聞媒體及榆林傳媒中心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發 布 辭

    榆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宏革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好!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榆林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安排,下面我就全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介紹如下:

           一、文件出臺背景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營商環境突破年安排部署,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按照市政府安排,市發改委會同市審批局、資源規劃局等28個單位,先后調研了9個省16個城市營商環境工作,累計召開企業閉門會8次、聽取了近80家企業意見建議,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群眾高度關注的項目要素保障和審批等問題,在充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形成了《榆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以下簡稱《五十條》)。

           二、主要內容

           《五十條》共提出加快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全面降低企業成本、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五個方面具體改革措施:

           (一)加快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政務服務水平是良好營商環境最集中的體現,權責清晰的審批制度、集約高效的信息化審批平臺和主動服務的理念是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關鍵。針對全市政務服務網上辦和掌上辦比例還不高、審批流程公示公開還不夠、主動服務企業意識還不強等問題,《五十條》提出項目審批“受審分離”、政務服務“一張網”、大廳之外無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全程代辦服務、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打通數據壁壘、打造“營商環境110”、推行營商環境體驗官制度等11條具體舉措,力爭通過加快完善基礎制度、強化信息化支撐、轉變服務理念,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腿、企業少跑路、辦事不求人。

           (二)打通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項目審批效率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針對全市項目審批中存在的要素保障不足、壓覆礦產等區域評估滯后、征地矛盾糾紛多等問題,重點學習借鑒鄂爾多斯、山西晉中等城市的成熟經驗和做法,《五十條》提出項目審批全流程“一網通辦”、超前開展區域評估、“拿地即開工”改革、優化土地征收、環評打捆審批、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清單和聯審聯批“雙周例會”制度、重點項目全周期提前辦電等8條具體舉措,力爭通過大力優化審批機制改革、超前服務項目審批等方式,切實解決項目審批前期堵點問題。

           (三)全面降低企業成本。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的形勢下,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既是穩增長的迫切需要,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針對全市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招工難、水電氣價高等問題,文件起草過程中,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現有的政策條件,聚焦大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十條》提出了民營企業家例會制度、創建“榆快貸”融資服務品牌、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水電氣熱和交通物流成本、提升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加大企業用人支持力度等13條具體措施,力爭通過加大政策扶持等方式全面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長久之計,為了全面保護市場主體權益,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針對招標采購公平競爭還不充分、對外開放度還不夠高等問題,《五十條》從最突出的問題著手,提出了大幅壓縮財政評審時限、政府采購傾斜扶持中小企業、常態化開展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強化勞動力市場監管、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大幅降低涉企檢查頻率、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8條具體舉措,通過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五)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便民服務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十條》圍繞當前企業群眾反映最突出的民生問題,從優化交通出行、入學、就醫、停車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包括優化車輛出行管控、持續優化航班和火車客運班次、大力推行居民服務一卡通、開展新生入學“一件事一次辦”、多措并舉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加快推進“網上醫療”等6條措施,不斷提升群眾對優化營商環境的體驗感。

           (六)保障措施。為扎實抓好任務落實,《五十條》提出加強組織領導、逐項分解落實任務、加強督導考核調度、宣傳營造良好氛圍4條保障措施,同時要求各牽頭單位出臺實施細則,通過落實“1+N”政策體系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推進《五十條》任務落地落細落實,動態調整任務清單,周調度、月點評、季考核,持續完善體制機制、強化信息化支撐、轉變服務理念,確保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取得明顯成效。

           再次感謝大家對榆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發 布 辭

    市資源規劃局總規劃師 賀楓斐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市資源規劃局,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及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我市資源規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近年來,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適應資源規劃事業發展新形勢,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資源規劃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新路徑、新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次市委市政府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涉及資源規劃的有“標準地”供應、 “拿地即開工”、優化土地征收流程、夯實數據基礎等改革要求,我局將結合已有基礎,全力貫徹落實,具體包括:

           一是開展“標準地”改革試點,推動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我局先后考察學習江蘇、浙江等地區“標準地”改革和拿地即開工經驗做法,結合我市實際,印發了“標準地”改革三項配套文件,大力推行“標準地”改革和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

           構建“標準地”供應指標體系,確立了“標準地”定標出讓、對標拿地、按標施建、依標驗收的主要依據;從2023年起,我市新增工業用地將全部以“標準地”出讓,實行“一合同一協議”的簽約模式,競得企業只需承諾落實5項“硬約束”控制性指標(規劃條件、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能耗標準、排放標準),與屬地政府或園區管委會簽署投資建設監管協議后,即可開展項目建設,實現“拿地即開工”。

           同時,推行預審批模式,競得企業完成權籍調查和“多測合一”成果備案的,可直接辦理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工程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申請出具預審查意見,不再將用地規劃許可作為工程規劃前置條件,實現多項審批事項并行辦理;隨后的土地使用權公告和工程設計方案公示即可同步進行,前期取得預審查意見的,可直接申請換發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施工圖備案和不動產登記,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

           二是創新征收機制,規范征補流程。制定榆林土地征收工作實施細則,統一全市征收補償標準,建立由建設項目所在地鄉鎮黨委牽頭負責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土地征收程序和下方征收管理職責;市本級、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負責統籌組織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著力提升征收范圍內現狀影像資料采集和調查成果填報質量。

           三是促進數據融合,充實數據基礎。我局將在現有國土資源調查、空間規劃、遙感影像等數據資源基礎上,逐步推動區域評估、凈空管理以及市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數據的集成融合和互通共享,統一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向相關部門和企業群眾提供在線查詢核驗服務,為政府決策、企業科學選址和辦理相關審批業務等提供基礎數據要素保障。

           四是成立工作專班,強化重點任務保障。圍繞省市年度重點項目高質量建設要求,成立由市局領導和相關單位業務骨干組成的工作專班,提前籌劃組織重點項目測繪信息備案、規劃調整、耕地占補平衡、壓覆礦產、凈空審核等有關審批事項,及時查擺解決有關矛盾問題,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報批進度不受影響。

           下一步,我局將結合榆林實際,立足本職、積極探索、守正創新,扎實推進資源規劃領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助力我市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后,再次感謝社會各界及各位媒體朋友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今后能夠繼續關注資源規劃管理工作。

           謝謝大家!


    發 布 辭

    市市場監管服務中心主任 田晨

    各位領導、各位新聞媒體記者朋友:

           大家好!今天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市市場監管局感謝新聞媒體一直以來對我市市場監管系統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市場監管局就貫徹落實《榆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工作開展情況作簡單介紹。

           《榆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出臺后,我局從推動全系統的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入手,認真組織研究、細化工作措施,在第一時間出臺了《五十條措施》實施方案,把牽頭負責的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兩項工作作為首要任務,以定規矩、破難題、優服務、強落實為重點,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榆林高質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制勝之道,聚力打造“服務理念最新、辦事效率最高、保障政策最活、創業生態最好”的營商環境最優區,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良好營商環境。

           一、以全面實施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為抓手,大幅度降低涉企檢查頻率。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模式,按照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立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制定部門聯合抽查計劃和本部門抽查計劃,統籌各類執法檢查,原則上每月最多開展1次執法檢查,避免多頭執法,減少重復檢查,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監管執法更加規范化、法治化、科學化。在食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領域推行“非現場”方式的智能化、便捷化監管執法,減少監管執法對企業的干擾。

           二、抓好“榆快辦”品牌建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一是繼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解決“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二是放寬市場主體準入限制。經營場所實行自主申報承諾制,支持“一照多址”企業開辦經營模式,范圍由縣域擴展到市域。三是大力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在更廣領域運用。四是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0.5天,打造最方便快捷的市場準入環境,讓企業省力省錢省心。五是在六月初出臺《市場主體歇業制度政策集成強化監管工作指引》,為企業發展營造優質高效、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營商環境,讓投資者在榆林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

           三、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開展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自查評價活動,通過自查評價和整改提升,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效能水平。二是深入推行行政執法包容審慎監管,制定不予行政強制清單,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承諾制。加強執法案件閉環管理,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堅持指導在前、服務在前、警示在前的原則,突出執法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新模式。三是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專項行動,聚焦公用事業、制假售假、串通投標、合同欺詐、非法經營、強迫交易、商業賄賂等重點領域,多渠道征集、受理涉嫌壟斷、不正當競爭行為線索,嚴厲打擊違反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發 布 辭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體制改革科科長  王波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榆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對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按照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的安排部署,下面我就《榆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五十條措施》中有關審批服務改革工作做一簡要介紹。

    五十條措施中,由市審批局牽頭負責的有6條:

    (一)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一是建好全市“一張網”,提升網絡服務功能。加快完善全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將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延伸到鄉鎮(街道)和有條件的社區,讓高頻便民事項“網上辦”“社區辦”,全力打造“十五分鐘政務服務圈”。二是擴大政府政務服務“一張網”使用面。發揮政務服務平臺“一網通辦”總門戶功能,加強數據互通共享,讓企業群眾可以自主選擇從“榆快辦”移動端或政務服務網等各項服務通道辦理事項,年內掌上可辦事項達到50%以上,政務服務可網辦能力達到95%以上。三是建設完善“一件事一次辦”功能模塊,圍繞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以“新生入學一件事”為突破口,推行多個事項網上集成辦理。

    (二)堅決推行“大廳之外無審批”。一是落實政務事項“應進必進”。5月底前,將制定并出臺《榆林市政務服務“大廳之外無審批”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榆林市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大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實施方案》,對事項進駐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9月底前,審批事項、便民服務事項線上線下全面完成“應進必進”,并實現進駐到位、授權到位、電子監察到位。事項辦理以無差別“綜合窗口”和分領域“綜合窗口”模式為主推進綜合窗口改革,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比例提升到80%以上,實現“前臺聯合受理、后臺限時辦結、統一窗口出件”。二是設立企業全周期服務專區。5月底前,在市級政務大廳完成企業綜合服務專區物理建設工作,組建專職服務隊伍,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企業開辦、項目申報、政策兌現、企業注銷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幫代辦服務。三是規范部門辦事大廳設置。5月底前,完成對市級部門設置的辦事大廳摸底調查。6月底前,規范部門大廳設置,統一加掛市政務大廳分廳牌子,并接受市政務服務中心指導和監督。

    (三)全面實現審批進度全程在線可查。6月底前,制定出臺《榆林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管理辦法(試行)》、《榆林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預警糾錯實施細則》。8月底前,完成電子監察系統省級改造,對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各環節進行電子監察,實現審批進度實時實情全程網上和掌上可查,打破部門封閉,自覺接受監管。強化電子監察數據應用,對審批超時的,將超時信息及紅黃牌警告信息實時推送監督部門,定期通報電子監察結果,對嚴重影響營商環境的,提請紀檢部門進行追責問責,讓權力徹底在陽光下運行。

           (四)大力推行全流程代辦服務。5月底前,制定并出臺《榆林市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幫辦代辦服務實施辦法》,明確代辦事項清單、流程、時限,建立代辦服務調度通報機制。6月底前,組建縣市區(產業園區)部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業務分管領導為首席代表的幫代辦隊伍。開展企業注冊、投資立項、用地預選、建設用地報批和供應、開工建設、投產運營所需辦理的行政審批手續及符合相關規定的其他行政審批事項全程代辦,讓企業少跑腿,數據或干部多跑路。

    (五)打造榆林“營商環境110”。目前,榆林12345熱線中心年接話量近110萬件,已成為政務服務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的總客服。今年,我們將繼續堅持一個號碼對外,充分發揮營商環境專區作用,集中受理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制定并出臺《榆林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榆林營商”投訴舉報平臺工作聯動機制》,全面拓寬企業群眾營商環境訴求通道,推動“12345熱線”與“榆林營商”投訴舉報平臺深度融合、數據共享,建立健全“12345熱線”營商環境專區運轉模式,營商環境投訴建議統一由營商環境主管部門跟蹤督辦。二是制定并出臺《榆林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市長、縣長、局長“三長”接話活動實施方案》。6月開始,每月15日和30日邀請市、縣市區政府及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走進榆林12345駐地辦公室,現場直接與群眾對話,進行政策咨詢、政務公開等對應領域熱點難點問題解答。三是按照“平臺融合不減服務”的原則,全面落實首接負責制,切實做到“打通一個電話、辦結一件事”,快速響應企業營商環境訴求。

           (六)實現項目審批全流程“一網通辦”。一是完成系統升級改造。強化工建平臺全領域、全覆蓋、全流程“一個系統”功能,全面歸并單部門事項辦理入口,各專網數據實時互通,實現項目審批全程網辦。二是全面推廣應用網上中介超市。梳理中介服務事項,實現中介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對網上審批、中介服務實行紅黃牌管理,對承擔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及實施行政審批受理、審查、決定等環節全過程電子監察。三是規范中介服務。5月底前,制定并出臺《榆林市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開展涉項目審批中介服務規范治理專項行動,重點整治“紅頂中介”“變相指定”“亂收費”“耗時長”“質量差”等突出問題,助力企業減負降費,營造風清氣正的中介市場。

           媒體朋友們,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將秉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原則和底線,持續自我加壓、自我奮進,不斷將優化營商環境進行到底,促進我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最后,誠摯邀請各位記者朋友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工作,并隨時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記者提問環節

           1.農業科技報記者:如何大幅度降低涉企檢查頻率?

           田晨:我局將全面實施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以市場主體期待和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聚焦企業關切,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的"堵點"和"痛點",推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政策落實,一是推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與"雙隨機、一公開"相結合,按照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進一步拓展信用報告和信用承諾應用場景,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二是建立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擴大成員單位范圍。三是全年一次制定部門聯合抽查計劃和本部門抽查計劃,并通過市政府網站進行公布,根據運行情況,年中對計劃進行適當調整。統籌各類執法檢查,原則上每月最多開展1次執法檢查,避免多頭執法,減少重復檢查,減少對企業的干擾,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監管執法更加規范化、法治化、科學化。四是在食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領域推行"非現場"方式的智能化、便捷化監管執法,監管人員在開展監管執法時,通過手機終端"智慧監管" APP 進行操作,開展信息化在線監管工作。

           2.陜西科技報記者:在政務服務環境方面如何提升營商環境硬實力?

    王波: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所在的市民大廈共進駐部門和單位60家,設置辦事窗口216個,總進駐事項1667項,日均接待辦事群眾3000人次,辦理事項約5000件。市縣兩級政務大廳已成為企業群眾辦事的主場所和營商環境展示的主窗口。今年,按照省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們將蓄勢發力、借力而為。一方面,就如剛才講的,將在市政務大廳三樓開設企業服務專區,物理上完成專區的改造,設置政策咨詢服務區、惠企承兌業務區、企業檔案管理區等5大功能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重點項目提供“一站式”幫代辦服務,為企業申請人提供“保姆式”辦事體驗感。另一方面,我們將全面開展市縣兩級星級大廳創建活動。5月底前,出臺《市縣兩級星級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實施方案》。計劃從今年開始,以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站、村(社區)便民服務室為重點,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每年一評,開展星級評定,實施星級政務服務大廳創建活動。利用三年時間,按照頭年打基礎、二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的思路,推動市縣兩級政務大廳軟服務、硬環境升級改造,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數字化、協同化五提升,打造全新的營商環境硬實力。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

    2020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