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返回頂部

    政務公開
    榆林市舉行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
    索引號 116108000160825732-G-2023-000671 發布日期 2023-06-02 10:26 發布機構 市政府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標   題 榆林市舉行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

           6月1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榆林市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邀請榆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宏革,榆林市財政局副局長張強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省駐榆有關新聞媒體及榆林傳媒中心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發 布 辭

    榆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馬宏革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下午好,按照全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宣傳工作要求,我們在這里召開提高招標投標服務水平新聞發布會,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和各位來賓參加。

    今年以來,我市以實施“三個年”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重大決策部署,持續優化環境、推進項目、加快發展,為解決當前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體系,作出了許多制度性創新。同時,積極通過政務信息、工作動態、主流媒體等廣泛宣傳和報道,引起了交易市場主體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在此,我僅代表市發改委,對各位媒體朋友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圍繞營商環境突破年,我們在工程招投標領域服務市場主體精細化方面取得新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要求招標人提前主動公開項目信息,消除市場主體的信息差。今年3月起,在全省率先推行招標計劃提前發布機制,明確榆林市域內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招標人應當編制包括擬招標項目概況、標段劃分、預計招標時間等在內的招標計劃,于首次招標公告之日前至少30日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發布。截至目前已通過市交易平臺提前發布招標計劃570余條。

    二是要求招標人加大評標情況公開力度,提高招標活動的透明度。今年3月開始,積極推進評分情況向社會公開、投標文件被否決原因向投標人公開。中標候選人公示內容增加總得分、商務標得分、技術標得分等評分情況,評標過程中投標文件被否決名單和原因等有關情況,實時向所有投標人公開。

    三是常態化開展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打破本地專家“小圈子”。今年以來,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全部實行不見面開標,常態化開展跨省市遠程異地評標和本地分散評標。單項合同金額在1億元(含)以上的依法必招項目原則上采用遠程異地評標;1億元以下的項目根據項目類型、評標專家可用資源的需要,確定遠程異地評標或者分散評標。截至目前已完成遠程異地評標60個,本地分散評標19個,占交易總量的21.9%。

    四是全面推行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釋放社會流動資金。2020年,我市在工程招投標活動中推開信用監管試點示范,明確公開招標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工程建設項目采用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2022年,再次提高試點標準,將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的金額標準擴大為5000萬元。截至4月底,全市累計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網站主動公開投標信用(保證金)承諾書54686份,服務工程建設項目3682個標段,涉及投標企業28725家,累計釋放社會流動資金約53.5億元,平均為每個投標企業減輕18.6萬元資金壓力,為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是定期清理歷史沉淀保證金,切實為企業減負紓困。今年2月開始,我市按照中省完善交易擔保制度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的要求,開展第三輪歷史沉淀投標保證金限期“清零”行動。通過交易平臺通知、業務培訓會強調、專人電話逐一核實督促、逾期未退負面行為扣分等多措并舉,全面開展清退工作。截至3月底,歷史沉淀投標保證金全部清退,共計退還資金729.1萬元,涉及投標企業32家,同時,對逾期未清退投標保證金的6家中介機構計入不良行為記錄。

    六是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為降低中標企業“隱性”交易成本,在全省率先明確了招標代理服務費用由招標人自行支付的規定,不得通過任何形式轉嫁給中標企業。截至4月底,全市實行招標人支付代理服務費用項目1191個、預算總額301.9億元,為中標企業累計節約資金約5462萬元。

    七是堅決打擊遏制違法投標和不誠信履約行為。今年以來,行政監督部門依法查處了2起招投標違法案件,一起是弄虛作假騙取中標案,另一起是違規放棄中標不簽合同案,分別對2家涉事主體予以行政處罰,累計處罰金額239.9萬元,并同步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等網站依法公告處罰信息。

    各位媒體朋友,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放開市場準入,實施更加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制度,需要社會各界的充分參與,更離不開廣大媒體朋友的關心和關注,希望大家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謝謝大家!


    發 布 辭

    榆林市財政局副局長 張強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榆林財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榆林市財政局黨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落實中省財政政策,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規范化的良好營商環境?,F就我局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工作做如下介紹。

           一、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助力社會經濟發展。

           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中省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有關要求,印發《榆林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的通知》,提升對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及對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400萬以下工程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采購公告、采購文件和中標(成交)通知書中告知供應商政府采購信用融資政策和融資渠道,為供應商融資提供便利,明確授予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預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加快政府采購資金支付進度,加強政府采購領域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業參與門檻。

           二、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一是持續清理政府采購領域違規設置“三庫”,違規收取涉企保證金、設置或變相設置門檻等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著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政府采購市場。二是優化政府采購交易方式。推進政府采購項目全流程電子化,通過政府采購項目線上備案、電子賣場的應用、電子化開評標、采購信息網上發布等,推進“互聯網+政府采購”。三是免收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印發《榆林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有關事項的通知》,政府采購項目不再收取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同時實行投標保證金信用承諾制,降低供應商準入門檻和參與成本,提高企業政府采購活動參與度。

           三、強化監督管理,規范政府采購活動。

           一是規范政府采購信息發布行為,提升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落實政府采購信息發布主體責任,按照統一格式和規定時限發布采購公告、公示信息和政府采購監管信息,方便市場主體免費獲取、查詢,充分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便捷、準確獲取政府采購信息的權利。嚴格落實政府采購意向公開。二是加強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增強評審專家誠信意識,全面核查在冊評審專家,提高評審專家業務水平。三是推進政府采購投訴處理程序規范化和隊伍專業化建設,落實非強制糾紛化解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依法做好政府采購投訴舉報處理工作,維護政府采購供應商合法權益。

           四、改革創新,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

           一是壓縮采購時限,加快采購進度。進一步壓縮采購合同簽訂周期,在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之日起10日內,按照采購文件確定的事項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二是做好履約驗收。具備驗收條件的,采購人應當在供應商提出驗收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驗收結果及時在陜西省政府采購網進行公示。

           今年,我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省、市落實“三個年”活動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2023年全市財政工作的新目標、新要求,推進“互聯網+政府采購”,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助力榆林高質量發展。

           再次感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


    記者提問環節

           1.西部法制報記者:請問,我市開展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的成效如何?謝謝!

           馬宏革:常態化開展不見面開標和遠程異地評標,是近年來我市招投標領域全面推行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的一個典型特征。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進行開評標,既是過去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行業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的需要,更是有效遏止投標人圍標串標的重要舉措。

           開展不見面開標。投標人無需到達開標現場,在線完成開標簽到、文件解密、結果查看和音視頻互動等,減少了投標文件打印裝訂。既節約了開標現場的有關費用,又節約了投標人的時間、交通、住宿、紙質文件等投標成本,真正實現了投標“零跑腿”。截至2023年4月底,全市累計為53150余戶企業4399個項目標段提供不見面開標服務,累計為投標企業節約費用10670余萬元。

           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打破地域空間限制,將招標人、投標人與評標專家從地域上最大限度地隔離,有效遏制評標中存在的“熟人效應”,進一步維護了交易的公正性。同時,通過系統隨機抽取異地評標專家,實現專家資源共享,有效解決了我市評標專家資源不足的問題。去年以來,累計開展遠程異地評標255場次,其中省內250場次,跨省5場次,目前我市先后與江蘇省揚州市、河南省焦作市、山東省濱州市等10個省市簽訂遠程合作協議,開展跨省遠程異地評標,并在全省率先試行“三地”遠程異地評標。

           此舉措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降低了社會成本,吸引了更多的潛在投標人參與競爭,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導向。進一步落實了“放管服”改革創新,使公共資源交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優。

           

           2.陜西科技報記者:400萬元以下工程采購項目,采購方式及投標供應商資格有什么要求?

           張強:400萬元以下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全部預留給中小企業,采購人可自主選擇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采購的方式確定實施單位。

           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今年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比例不低于70%。采購人可選擇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實施單位。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

    2020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女视频一区二区,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