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傳承人絕活吸引游客
石雕傳承人切磋技藝
剪紙傳習所現場教學
平安說書海南演出
陜北民歌進校園
綏德年茶飯
陜北不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作為陜北文化富集地的綏德,民間藝術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渾厚,享有全國民間文化藝術“秧歌、嗩吶、石雕、民歌和剪紙”之鄉五項殊榮,是全國文化先進縣。綏德縣域內,陜北秧歌、綏德石雕、綏米嗩吶、綏德平安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種類豐富、傳承技藝精湛、傳播影響廣泛、經濟效益可觀。近年來,綏德縣以培樹整體品牌、搭建共享平臺、發展相關產業為抓手,扎實推進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和創新工作,使綏德非遺成為陜北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1、非遺品牌璀璨奪目
5月17日下午至18日上午,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的中亞五國元首陸續抵達西安。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綏德縣組織的74名秧歌表演者和嗩吶表演團隊,現場展示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陜北秧歌、綏米嗩吶,夾道歡迎貴賓的到來。此次迎賓表演,不僅為國際友人展示了禮儀之邦的熱情好客形象,更向世界傳達了中國文化的精氣神。綏德非遺項目表演者讓世界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通過這種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祝福中國—中亞綿延千年的古老情誼更加歷久彌新。
據了解,2006年以來,陜北秧歌、綏米嗩吶、綏德石雕共計3項民間藝術先后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綏德踢場子、綏德炕頭石獅子、綏德剪紙、綏德定仙墕娘娘廟花會等共計11項民間藝術先后入選省級非遺項目;綏德民歌、綏德傳統婚俗、綏德民間壁畫、綏德轉九曲、陜北窯洞營造技藝等共計23項民間藝術先后入選市級非遺項目。
截至目前,綏德打鐵技藝、綏德木雕、綏德老銀匠技藝、傘頭秧歌、綏德搟氈技藝、綏德羊雜碎、綏德羊肉面等民間文化縣級非遺項目共計有五批十大類89項,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達123名。該縣擁有非遺項目93個、省級非遺工坊3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
2、傳承傳授發揚光大
位于綏德縣金陽光聯豐超市二樓的綏德剪紙保護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內含展覽區域和各項培訓班,在每周六、日以及節假日開展剪紙、刺繡、繪畫、布堆畫、農民畫、豆貼畫等培訓實踐活動,由綏德剪紙市級非遺傳承人進行培訓,累計培訓婦女兒童剪紙愛好者達2萬多人,其中,通過培訓學習在剪紙領域就業的有30余人。
綏德縣文化館非遺辦主任延保霞介紹,目前,全縣有傳習所(基地)55處,傳習所成為集綏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體驗、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間,平均每年開展宣傳推廣展示活動60多場次,在非遺保護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除了建設非遺傳習所之外,2020年起,綏德縣教育系統還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學校通過編制適合學校和學生特點的非遺相關材料普及非遺知識;成立社團非遺興趣小組,每周安排兩節課時,組織非遺傳承人為同學們授課傳藝,培養學生非遺傳承人;開展非遺知識講座、觀看非遺成果展覽、舉辦非遺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各中小學營造了人人知曉非遺、人人熱愛非遺、人人學習傳承非遺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了各類學校在非遺普及和傳承中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綏德縣積極搭建非遺保護傳承平臺,讓群眾充分感受非遺魅力。綏德縣文化館、非遺小劇場每年免費開展培訓、排練、輔導活動120余場,服務達2萬余人次。綏德非遺陳列館從打造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角色定位出發,開展中小學生課外研學活動,提供“有聲、有形、有感”的優秀傳統文化游學活動,目前,累計有5000余人次的中小學生走進非遺陳列館,近距離參與學習實踐互動,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和魅力。該縣還通過非遺項目線上展、非遺傳承人培訓、特殊節日期間在城區搭建舞臺對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演和游街匯演等多種形式,讓廣大群眾在多彩的非遺活動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3、經濟價值日益彰顯
行走在四十里鋪鎮210國道上,放眼望去,道路兩旁堆滿了石獅子、石牌樓、石碑、石桌、石凳等石雕產品,僅5公里的街面上,有大小各類石雕公司和石雕廠40余家,從業者1200余人,這里也被譽為“不設圍墻的石雕博物館”。綏德石雕非遺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石雕協會會長鮑武文介紹,綏德石雕產業發展迅猛,產品種類繁多、功用齊全,工藝推陳出新,更具現代化氣息,不僅譽滿全國,且遠銷日、美、英及東南亞國家,年產值達1.5億元。
蓬勃發展的綏德非遺產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綏德嗩吶樂班有200多班,從業者近1000人,常年活動在綏德及周邊地區人民群眾的婚喪慶典活動中,年總收入約4500萬元;綏德傘頭協會,有20多家花轎隊秧歌隊,從業者1000多人,年總收入200余萬元;綏德剪紙協會有會員106人、網上銷售店5家,年總收入180余萬元;綏德泥塑從業者30多人,年總收入240余萬元;綏德說書從業者約90人,年總收入130余萬元。
此外,非遺特色小吃綏德羊雜碎店,在縣城約有60家、西安市有40多家,在北京、內蒙古、太原也有零星分布,年營業額9000余萬元;綏德黃饃饃常年從業者50多人,年營業額1200多萬元;綏德鹵豬頭肉在縣城約有80家、西安市有20余家,從業者300多人,年營業額2200多萬元;綏德黑粉約7家,從業者30多人,年營業額270萬元;綏德羊肉面在綏德縣域有100余家,西安市有40多家,全國其他各地有200家,從業者5000多人,年營業額128300多萬元。
“隨著旅游市場的全面復蘇,以及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成功舉辦,綏德將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舉辦為期3天的首屆綏德非遺藝術節,推動綏德非遺走向全國,持續提升綏德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苯椀驴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賀心睿介紹,下一步,綏德縣將堅持紅色旅游帶動全域旅游、非遺文化賦能產業融合的思路,將文旅產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重點打造全鏈條文旅服務體系,推出豐富多彩的非遺主題線路、旅游文創產品,使古老的非遺傳統技藝迸發出蓬勃朝氣,讓文創產品成為炙手可熱的“潮品”,全面提高旅游綜合收入,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