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將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作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通過一系列務實創新舉措,凝聚起科技創新合力,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健全機制 鍛造模式
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綱舉則目張。我市以科技工作“3365”發展戰略為統領,大力實施“驅動平臺創建、自身隊伍創優、科技工作創新”三大工程,建立組織聯動、運行聯通、功能聯合“三項機制”,解決秦創原建設“誰來抓”“抓什么”“怎樣抓”問題,把秦創原建設成為科技創新的高原高地。同時,以抓站位確保工作有動力、抓隊伍確保工作有力度、抓業務確保工作有權威、抓宣傳確保工作有氛圍、抓學習確保工作有能力、抓督導確保工作有成效“六抓措施”為手段,打造科技管理新模式,鍛造優良科技隊伍。此外,還以“需求征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項目落地、需要萌生”的“科技五環”閉環工作體系為支撐,推動科技創新不斷迭代更新、螺旋上升,實現科技創新“有精彩”。
注重創新 彰顯特色
市委、市政府高點定位、整體布局,確定“一原兩地多區”總體建設思路。圍繞“一原”,精準銜接省秦創原平臺,市、縣兩級成立16個創新促進中心。圍繞“兩地”,在秦創原總窗口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打造榆林“主中心”,目前正對接夸普電氣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電氣系統研發中心等擬入駐項目;依托榆林高新區建成“副中心”,目前在孵企業126家。圍繞“多區”,在全市布局17個“兩鏈”融合試驗區等創新區。截至2022年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8家,新增121家,同比增長95.3%,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量達1159家,新增552家,同比增幅90.93%,均位居全省前列。
持續用力 賦能發展
省科技廳與我市聯合實施的首批廳市聯動重點項目中,在高端化學品等領域篩選出12項符合條件的項目,近期完成陜西省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陜西省創新聯合體等省級平臺申報。秦創原“揭榜掛帥”項目啟動實施,圍繞蘭炭廢水處理和二次沙化2個方向,梳理形成項目申報指南,即將面向社會公開發布??萍加媱濏椖咳娌季?,2022年共收到各類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1098項,經業務初審等程序后共確定支持四大類別63個領域的324個項目。
優化環境 打造高地
我市加大頂尖人才引進力度,先后聘請邵明安、潘復生兩名院士在榆林設立省級院士工作站,聘請劉中民等19名院士擔任“院士之家”科學家,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落地科創新城并投運,千噸級乙醇脫水制乙烯、環氧氯丙烷等一批重大成果有序轉化。加大省級創新人才培育力度,以平臺、項目等方式大力支持有基礎、有條件的創新創業人才申報省級科技創新人才,中科院大化所17人獲批陜西省秦創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榆林學院畢世青等9人入選省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加大“三支隊伍”培養力度,新培養“科技經紀人”140人,建設“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4支,“新雙創”隊伍創業導師520人,創新型企業家1100多人,推出重點需求項目400余項,對接重大成果240余個,科技項目轉化注冊企業數量95家。加大基礎人才隊伍選派力度,在全省首創實施工業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128名專兼職特派員深入企業開展服務;選派130名農業科技特派員和137名“三區”科技人才,深入農村開展科技創業與技術服務,實現“4+X”產業全覆蓋。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